海右博物馆开馆大展
海右博物馆开馆大展
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,也是建国70周年,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,海右博物馆经过数年筹备、建设终于与大家见面了。在世界博物馆日到来之际,海右博物馆隆重举行开馆庆典,并同时举办《寿屏止观》《孔子故里墨宝荟萃》《青岛世纪墨宝》三系列精品展。以此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展现青岛的百年历史文化脉络。
一、 《寿屏止观》:清代、民国寿屏系列
寿屏,是清代和民国时期,祝寿的一种礼仪形式,是达官贵人及商贾巨富,为表孝心的一种方式,是孝文化及寿文化的一种载体。因为寿屏大都是由进士、翰林或状元等考取功名的人士或者社会贤达撰文和书写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;也因为寿屏记载许多历史事件,因此也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寿屏所用材质为绫、绢、洒金宣,用泥金粉及松烟墨书写,金碧辉煌、富丽堂皇。此《寿屏止观》的展出,有极强的现实教化意义。
本馆收藏各种寿屏45套,这次精品展展出清代及民国寿屏13套。其中包括:康熙44年翰林文志鲸撰文寿屏;乾隆晚年翰林王钟健撰文、翰林黄洽书写寿屏;嘉庆13年进士翟德先撰文并书写寿屏12条;道光29年翰林穆彰阿撰文、翰林贾桢书写寿屏16条;道光翰林徐法绩撰文、韩飞鹏书写寿屏12条;光绪16年状元曹鸿勋撰文、翰林陈恒庆书写寿屏12条;光绪23年翰林蒋式瑆撰文、状元黄思永、翰林陈履亨书写寿屏12条等。
二、《孔子故里墨宝荟萃》:孔子故里曲阜墨宝荟萃系列
孔子故里曲阜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,从古至今文人辈出。以孔、孟、颜、曾为代表的四姓学者后裔,出现许多诗人、书法家、画家,他们遗存下许多墨宝。
孔子后裔66代衍圣公孔毓圻为书画大家,75代衍圣公孔祥珂为著名书法家。除此之外,还有清乾隆时期大书法家孔继涑、孔继堋、孔继文,晚清诗词家书画家孔宪彝等。复圣公后裔诗人书画名家有:清早期的颜小莱,清中期的颜懋伦、颜振吉,晚清民国时期的颜世墉、颜振鸿等。亚圣公后裔书画名家有:清早期的孟兴印,清中晚期的孟广均、孟广晋、孟庆棠等,他们遗存丰富的墨宝文物。同时,曲阜在清代及近代还出现大量书画名家,如清中期的桂馥、郑金镒、东野崇衔、张琢,清中晚期的蒋继珠、陈秉和、蒋志坚等文人。
此系列藏品,系统梳理了曲阜清代及民国时期的书画艺术成就。此次展览展出孔子故里墨宝遗存近百幅字画作品,全面展现孔子故里清代以来的书画艺术成就,为弘扬儒学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三、 《青岛世纪墨宝》:青岛建埠以来墨宝遗存系列
青岛是文化名城,红瓦绿树、碧海蓝天的自然景观,让人流连忘返,同时丰富的移民文化内涵,彰显着现代大都市之魅力。
辛亥革命标志着清政府的土崩瓦解,而晚清官宦移居青岛,却为青岛带来丰富的文化元素。晚清进士翰林吴郁生、黄曾源、刘廷琛、商衍鎏、王垿、于式枚、庄陔兰、康有为等文化名人陆续移居青岛。民国期间青岛三大藏书楼,就是移居青岛的文化名流所创。同时这些前清官宦又都是丹青高手,在青岛遗存下丰富的墨宝。山东大学在青岛的设立,也汇聚了一批文人雅士,为丰富青岛的近代文化功不可没,如闻一多、老舍、黄公诸等。民国期间,又有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移居青岛。在胶济铁路局任职的文人们,于1927年成立了少海书画社,这是青岛设市以来的第一个正规书画组织,聚集多位丹青高手,他们有赵德三、宋怡素、刘仲永、刘菊园、牟尊之等四十多位书画名家。
青岛世纪墨宝荟萃系列的展出,系统梳理青岛近代美术史,以实物佐证和诠释了文化青岛的内涵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,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,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,书画艺术,是中华文化之载体,国粹中之极品。我们期望此次展览能为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内涵,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,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尽微薄之力。
海右博物馆
2019年5月18日